廉政时评丨以警示教育开启“三不腐”新境界
发布日期:2025-08-20 00:13    点击次数:109

  张震

  一体推进“三不腐”,是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方略。警示教育作为连接“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”的关键纽带,既是敲响警钟的“警示器”,更是筑牢防线的“防火墙”。从纪检监察机关视角看,唯有让警示教育入脑入心,才能为全面从严治党注入持久动力。

  警示教育是强化“不敢腐”震慑的“清醒剂”。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例,看似是“小节”失守,实则是作风堤坝溃决的开端。将这些案例作为警示教育的“活教材”,组织党员干部对照反思,正是要用“案中人”的惨痛代价,让“身边人”感受到纪律的刚性。当党员干部亲眼看到昔日同事因贪腐落马、昔日家庭因违纪破碎,才能真正体会“伸手必被捉”的铁律,在心中筑起“不敢越雷池一步”的敬畏之心。

  警示教育是扎紧“不能腐”笼子的“导航仪”。每一起腐败案例背后,都可能隐藏着制度漏洞或监督盲区。基层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深度剖析案例,不仅要让党员干部知其然,更要知其所以然。比如,针对违规发放津补贴的典型案例,既要通报处理结果,更要揭示财务审批、内部监督等环节的短板,推动建立“制度+技术”的防控机制。这种“以案促改”的过程,正是将警示教育成果转化为制度效能,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。

  警示教育是筑牢“不想腐”防线的“营养剂”。“不想腐”的根本在于思想自觉,而优良家风是抵御腐败的重要屏障。警示教育中融入家风建设,通过讲述清廉家风故事、曝光“全家腐”典型案例,引导党员干部既修身自律,又管好家人。当“廉洁齐家”成为共识,当“枕边风”吹向清风正气,“不想腐”的思想根基自然更加牢固,这正是警示教育在“三不腐”链条中发挥的深层作用。

  作为纪检监察机关,必须把警示教育抓在经常、融入日常。唯有让案例“活”起来、让警示“实”起来,才能让“三不腐”一体推进落地生根,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坚实保障。